目录
● 考古新收获
湖北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发掘简报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4)
【内容提要】:2008年10月,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三国时期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漆器、玉器、石器、银器、金器等,其中出土的铜马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铜马。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判断,该墓应是较列侯一级略低的将军夫妇合葬墓。该墓的发掘为研究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埋葬制度、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西安曲江雁南二路西晋墓发掘简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1)
西安韦曲高望堆北朝墓发掘简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30)
【内容提要】:2009年10~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清理了一座北朝墓葬。墓葬地处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高望堆村,方向坐北朝南,为长斜坡墓道带两个天井的双室土洞墓,甬道和墓室绘有表现木构建筑的简单壁画。墓中出土随葬器物130件(组),主要是陶俑、模型明器以及日用陶器等,其中骑马鼓吹仪仗俑出土31件,是目前北朝墓出土此类俑最多的一例。根据陶俑的造型特点,初步判定此墓的时代应为西魏初年,介于大统元年至大统六年(535
~540年)之间。
●考古新收获
西安南郊潘家庄元墓发掘简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44)
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
● 研究与探索
金沙遗址出土石人像身份辨析 施劲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61)
【内容提要】2001年开始发掘的金沙遗址出土了大批珍贵遗物,其中有12件石雕人像。这些石雕人像形制基本相同,均呈双手被反绑的跪坐状,头顶呈V字形。曾经有学者认为,他们表现的是奴隶或者战俘。本文作者认为,金沙等地出土的被缚跪坐石人像应该是巫师,与石人共出土的石虎、石蛇、玉璋和卜骨等都是巫师的工具。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坛一样,金沙石人像及其共存物表现的可能是巫师举行祭祀活动的一个场景。
海曲墓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5公里处,2002年3 – 6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发掘墓葬86座,其中M106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出土器物丰富。该墓出土的漆器精美,多为银扣器,部分漆器嵌金,另外还出土有陶器、铜器、木器、竹器、玉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竹简上的纪年文字推断,该墓的年代约在汉武帝末年或昭帝时期。
龟兹舍利盒乐舞图新议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66)
●博物藏珍
宁夏中卫出土的东周青铜器 张伟宁(中卫市文物管理所
助理馆员) (75)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6)
湖北竹山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西汉金带扣 杨海莉(十堰市博物馆 馆员)、李 强(竹山市博物馆 馆员) (77)
2008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配合西安南郊曲江新区翠竹园小区的基建工作中,发掘西汉时期墓葬4座,其中一号墓规模较大,为斜坡墓道竖穴土圹砖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墓室组成。墓室内有彩绘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及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器物,此墓的年代应在西汉晚期。
● 科技考古
长安马王村编钟的音乐学研究 王清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副研究员) (78)
山东青州西汉彩绘陶俑紫色颜料研究 张治国(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马清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研究员)、Heinz Berke(瑞士苏黎世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
●研究与探索
● 书刊评介
简评《商文明的形成》 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94)
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 李学勤 (40)
良渚与陶寺——中国历史南北格局的滥觞 宋建忠 (44)
三星堆“铜神坛”的复原 孙华 (49)
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 张敏 (61)
宗庙道、游道、衣冠道——西汉帝陵道路再探 焦南峰 (73)
汉式铜镜在中亚的发现及其认识 白云翔 (78)
“生器”的概念与实践 巫鸿 (87)
编辑:历史文物 本文来源:澳门新葡8522最新网站文物2010年第1期
关键词: www802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