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考古新收获
●考古新收获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 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4)
河南三门峡南交口汉墓(M17)发掘简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
【内容摘要】磨嘴子汉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村,20世纪50~90年代,在此进行过数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清理西汉至东汉时期墓葬近百座,出土王杖诏书令册简等重要文物。2005年11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磨子嘴村清理了一座汉代墓葬。此墓为斜坡式墓道土洞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中后部有一木棺,棺内墓主身上残留丝织品。随葬器物以木器为主,也有少量陶器、铜器、漆器等。这座墓葬的年代应为西汉末至东汉初期,墓内出土的丝织品,为研究汉代纺织技术提供了资料。
1997 – 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南省三门峡南交口遗址进行发掘,除发现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遗存外,还发掘了一批东周、汉代墓葬。其中M17形制较大,为长条形斜坡墓道砖券多室墓,年代属于东汉后期。随葬器物较丰富,主要有陶器、铜器、玉石器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墓室底部的铺砖下清理出5个陶质镇墓瓶,按东、南、中、西、北“五行”方位埋置,保存完好,瓶内装有五种矿石,瓶腹有朱书陶文,这在以往发现的汉代墓葬中尚不多见。
洛阳涧西区唐代墓葬发掘简报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2)
洛阳新发现的两座西晋墓发掘简报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19)
2007年9月河2008年1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辽宁路及衡山路发掘清理了一批西晋墓葬,其中两座保存较好,规模较大,随葬器物典型。BM123为暗券单室穹隆顶砖室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HM719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过道、后室、东西耳室组成。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玉器、铜器等,以陶器为主。其中HM719还出土了具有南方风格的青瓷器,反映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
洛阳道北二路明墓发掘简报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21)
【内容摘要】2009年11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配合基础建设,在洛阳市道北二路发掘了一批明代墓葬。其中3座墓葬(HM1125、HM1137、HM1138)均为长方形土洞墓,均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这3座墓葬虽经盗扰,但仍出土了许多随葬器物,其中HM1137出土的陶俑造型精美,为研究洛阳地区明墓的葬制、葬俗以及雕刻工艺与服饰文化等提供了新资料。
河南偃师西晋支伯姬墓发掘简报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偃师商城博物馆 (36)
研究与探索
洛阳衡山路北魏墓发掘简报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41)
伯唐父鼎铭通释补证 袁俊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副教授)(38)
●研究与探索
洛阳偃师水泉石窟摩崖碑记释地 陈隆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44)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以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 李伯谦 (47)
简牍文书
三门峡南交口东汉墓镇墓瓶朱书文考略 郝本性、魏兴涛 (57)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49)
【内容摘要】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共有竹简3346枚,大约抄写于西汉中期。这批竹简形制多样,修治工巧,书法精美,保存状况极佳。竹简背面多有较浅的斜直划痕,可以作为简序复原的参考。竹书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有《苍颉篇》、《赵正书》、《老子》《周驯》、《妄稽》、《反淫》、《日书》、《堪舆》、《雨书》、《六博》、《荆决》和医书等近20种古代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它的发现、整理与研究,将在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文学和书法艺术等多个方面,提供宝贵的新资料和新认识。
三峡地区出土唐宋瓦当的类型与时代 李映福 (62)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分述 (57)
●简牍文书
北大汉简《苍颉篇》概述 朱凤瀚(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教 授)(57)
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 陈松长 (75)
北大藏西汉竹书《赵正书》简说 赵化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 授)(64)
2007年12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收藏了一批珍贵的秦简。这批秦简中计较完整的有1300余枚,绝大部分为竹简,只有少量木简。简的长度大致有三种,编绳分两道和三道。在几枚简的背面发现有“卅四年质日”、“□□年质日”、“律”、“数”等文字,具有篇名性质。简的抄写还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应是由多位抄手所为。经初步整理,这批秦简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即《日志》、《官箴》、《梦书》、《数书》、《奏谳书》、《律令杂抄》。这批简的发现对秦代历史,特别是对秦代的法律、数学以及秦代文字的书体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大汉简《老子》简介 韩 魏(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史研究中心 讲 师)(67)
北大竹书《周驯》简介 阎步克(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 教 授)(71)
●博物珍藏
北大汉简《妄稽》简述 何 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75)
河北邯郸赵王陵二号陵出土的战国文物 赵建朝、李海祥 (89)
北大藏汉简《反淫》简说 傅 刚 (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 授)邵永海(北京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78)
北大汉简中的数术书 李 零(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 授)(80)
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彩绘木棺 张兴国 (93)
北大汉简中的《雨书》 陈苏镇(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教 授)(84)
北大汉简数术类《六博》、《荆决》等篇略述 陈侃理(北京大学中文系 博士后)(86)
●学术动态
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 李家浩(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 授)杨泽生(中山大学中文系 教 授)(88)
“出土饱水竹木漆器及简牍保护学术研讨会”纪要 赵桂芳 (95)
科技考古
北大西汉竹简的科技分析 胡东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副教授)张 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本科生)王 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研究生)(90)
读者·作者·编者
彭射铜器铭文补释 曹锦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教 授)(94)
(责任编辑:高丹)
编辑:历史文物 本文来源:文物2009年第3期
关键词: www8029com